第109章(2/2)
日子也没大的变化,安之依旧上课,做实验,听讲座,偶尔和杨蒙蒙逛街,去参加社团活动。
言蹊上班,偶尔应酬。周末回言家老宅。
安之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也会回言家老宅陪伴言爷爷和言奶奶。
晴天,言蹊说今天出太阳了,但还是很冷。
雨天,安之说姨姨注意别着凉。
雪天,安之说想出去玩雪,跟同学打雪仗玩了,言蹊问她赢了没有。
早上,言蹊说她起晚了,没吃早餐,就去台里的食堂买了茶叶蛋。安之把早上吃的蛋huang苏照给她看。言蹊感慨想念蛋huang苏。
安之说买点寄给家里去。
言蹊说不要寄到家里,寄到电视台这边来。
安之好奇地问她有多久没回家里了。
言蹊就没回了。
安之咬着纸巾想,难道是因为自己不回去,所以言蹊也没家里住?
中午,安之去食堂吃饭,叫了芹菜炒rou,烤ji腿。拍给她看。
言蹊拍了西红柿炒蛋,配字:咸的。
安之笑,微信却回了“哼!”
傍晚,堵车,言蹊给她拍堵成一列的长长的车尾巴。
安之回她:“还在实验室。”并拍了一张穿白大褂的照片。
言蹊本来堵了十几分钟了,在车里百无聊赖地。车里放着音乐,她有意无意地跟着哼。
手机震了下,她滑开,安之梳着丸子头,穿着白大褂,笑脸盈盈,酒窝甜甜的。
她禁不住也露出微笑。
晚上,偶尔会像以前一样看电影。
“看了很多遍,还是觉得《肖申克的救赎》好看。”
“姨姨,你能不能学摩根弗里曼念台词……”
“……”
等到睡觉时,她们会互换“晚安。”
晚安,言小五。
晚安,小兔子。
安之捧着手机,对着“小兔子”那三个字看了好几遍,她喜欢言蹊给她的一切称呼。
每一个都咀嚼回味好多遍,甜蜜又安心。她不敢多想,能够这样的相处已经让她很满足了。
……
安之想,从很小的时候,她们就自有一套属于她们的相处模式。
她们粘着彼此,喜欢亲近彼此,也会分开,也会冷战,但冥冥之中却有种说不出来的羁绊,调整她们相处的模式。
也许,还会有新的相处方式。
只要想到这个可能xing,她就无法不神往。
第103章
yin凉的车厢,隐隐的车动声,还有邻座有小孩声音。安之在昏沉中歪了下头,从旁边人的肩膀掉了下来。
有一只手过来扶起她的头,安之顺势靠上她的肩膀,往窗外看去,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远处有淡色的山峦,格子状的田地。
安之缓缓地眨了眨眼皮。
“做梦了?”言蹊轻声地问。
大二结束的这年暑假,安之迎来了她18周岁的生日。而她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回去她生活了五年多的出生地。
言蹊调了一周的假,陪同她前行。
她们搭乘高铁,在路途中安之睡着了,在一片朦胧中她的四肢似乎又缩成了小小的样子,坐在对她而言宽大的座位上,而她的旁边是戴着墨镜闭眼休息的陶臻臻。
她意识怔忡,一时恐惧起来,仿佛这十三年的成长一瞬都消失了,而她从未遇到过言蹊。
直到言蹊的手过来,直到她开口问她,安之一颗心才慢慢落下来,她本能地靠近言蹊,摇了摇头,“没。”
言蹊对着她笑一笑,拍拍她让她继续睡。
高铁到站,她们打了车,到了镇上。
七月的乡村夏意渐深,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绵延起伏的山峦下是大片的田野。
村里不荒凉,代步工具多是电动摩托车,自行车,也有私家车。只是楼房各异,有的高,有的低,看出是自家建的,没有什么一致xing,还有每个村必有的宗祠,宗祠旁有棵很老很老的树,树gan很粗,上面系着许多红色的布条。
安之来之前问陶臻臻要了地址,还有亲戚家的电话。这么多年来,她们一直没有回来,房子都是托人打扫。
从小在现代化的都市长大,最多也就是大学社会实践,或者实习时来过乡下地方的言蹊,对这种南方小镇有一种新鲜感,特别是这里是安之出生的地方,她还有种天然的亲热感。
安之以为自己不太记得这里的生活了,可是下车后沿着小河堤岸走的时候,那些记忆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里。
外公骑着自行车带着她去钓鱼,放风筝,牵着她的手去宗祠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