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140章 啊这?啊???

第140章 啊这?啊???(3/4)

目录

但从宗周的分封制,到秦的郡县制,需要一个缓慢转变的过程。

一如中央集权,同样需要循序渐进。

就像是这次:吴楚七国乱平,如果把这些参加叛乱的诸侯国,都直接废为郡县,那突然多出来的官员缺口,便将使得这些地区,很难在短时间内被长安中央有效控制。

说的直白点,便是‘囫囵吞枣——必不知味’不说,还可能消化不良,甚至被噎死。

正确的方式是细嚼慢咽,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

吴、楚两国,早先已有定论:皆按照叛乱爆发前,朝堂已经颁下的削藩诏,分别削去楚国的东海郡、吴国的会稽豫章二郡。

便是赵国,朝堂也曾颁下过‘削河间郡’的削藩诏书。

早有预谋,百官功侯也都没有意见,天子启很快便做出决断。

“削楚国东海郡,自楚元王的儿子中,择一德行兼备者与立,仍号:楚王。”

“削吴国豫章、会稽二郡,余土自朕诸子中立一新王。”

“——王号:江都。”

“削赵国河间郡,以为河间国,王朕一子。”

“嗯…再削其常山郡;”

“以山为界,设常山、中山二国,各王朕子。”

“及赵王之位,暂且空置。”

天子启发了话,关于楚国、江都国、河间国,以及常山、中山二国的处置方案,便算是就此敲定;

至于闲置赵王之位,也早就是朝堂共识——将赵国冷处理,以平息赵人对郦寄、栾布二人,在此次平叛过程中,水淹赵国古都:邯郸城的怒火。

吴、楚、赵三个大国有了方略,余下的齐系四王,自然就好处理了。

“齐系七王,明反者四;”

“即便是尽去其国,也不会让齐悼惠王断了香火血食。”

“——故胶东、胶西、济南、淄川四国,皆另立新王。”

“或王朕子,或王宗室,或移封淮南系诸王。”

对此,朝堂百官没什么太大的意见。

——齐系七王,本就是从汉初的齐国分裂而来;

除了齐王还保留着一整个郡:齐郡的封土,其他六王,封土几乎都是半郡之地。

本就国小地狭,再削,怕是只能剩下三五个县,还不如直接废为郡县,由长安朝堂直辖来的轻松。

所以齐系四家叛王的封国,也就没必要再先削土、后封王了——直接分封天子启的儿子们便是。

反正日后,也还有一揽子削藩政策,等着汉家的宗亲诸侯们。

尤其是当年,贾谊贾长沙在《治安策》中,所提到的推恩藩王诸子,以代代分割其土的法子……

“叛王之土,便这么定下了。”

“至于具体的分封事宜,便循定制:皆由东宫太后做主。”

“散朝之后,诸公往长乐朝太后,务要以此间事相告。”

“——从速为善!”

“国不可一日无君;”

“若不尽快安定关东,朕,恐迟则生变……”

天子启雷厉风行,朝臣百官早有准备,第一个议题,便在汉家君臣的一致赞同下迅速通过。

御榻上,天子启仍满脸严肃,将手中简书卷起,丢进脚边的木箱之内,又摊开了第二卷简书。

而在殿内,听闻天子启那句‘仍由太后决定分封事宜’,百官公卿无不暗下长松了口气,为眼下东、西两宫之间的微妙关系,稍感到了些许心安。

——册立储君太子一事,固然是天子启铁血镇压,‘战胜’了自己的母亲窦太后。

但这就好比兄弟两人打架:无论谁输谁赢,吃亏的都是这个家庭、高兴的都是隔壁邻居。

在这件事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无论窦太后和天子启谁输谁赢,对汉家而言,都并非好事。

至于此刻,汉家的百官贵戚稍感到心安的是:在‘胜’了一阵之后,天子启并没有就此放飞自我,乘胜追击,而是极为恰当的开始在其他方面弥补东宫。

这对于汉家——对于东、西两宫之间的关系,以及汉家的二元政治体制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第二件事,是长沙国。”

不多时,第二卷简书也被天子启摊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慢冷[先婚后爱] 被献上的美人 医武至尊:女总裁们哭着求我别放手 月落星沉 月下秘影 守护家园1 直播算命:时总,夫人催您去离婚 制皮百年,我成了魔门巨头 大玄第一侯 不灭剑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