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落难情缘 > 9011章 三世佛学

9011章 三世佛学(1/4)

目录

要注意三十七菩提道品,由四念处一直到八正道,有三十七个条例的程序,是大小乘道、显教密教共同的修行之途。例如四念处是念身不净、念受是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我们普通人只把它当作佛学名词记住算了,没有用到功夫上,这就不是学佛。

佛在世时,何以有那么多的弟子,立刻证入大阿罗汉?

因为他们基本是修四念处的。四念处怎么修呢?念身不净,所以要修白骨观或不净观,真正观成了,一切生理上的感觉,不论是痛苦还是快乐,全消了,因此很快成就。佛虽然已不在世间,他的修持法门全都留下来了,不需要另外去找。要好好地去研究经典,怎么样才算“好好地研究”,就看你的智慧了。

法门,都在经典中,你读了而用不上,其奈经典何!佛也拿你没办法。

《维摩诘经》这里所说的,依然离不开大小乘所共通的三十七菩提道品,随便哪一点抓到了,都可以到家的。

“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惭愧之上服,深心为华?。”这完全是在讲学佛人内心的修养。佛讲一切法无相,尤其在《金刚经》中,明确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也讲“诸法空相”。既然强调无相,为什么又说成佛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

净土经典也讲佛菩萨“相好光明无等伦”,为什么?在解脱道上,一切无相才能空,才能证到形而上本体。

相好庄严还是由功德来的,所以要修一切功德,学会看相就知道,世上很多人都是讨债的面孔。讨夫妻债、讨儿女债……满街都是这种不友善的面孔,一个欢喜的相都没有。有人的相貌是“对面不见耳”,从正面看不到双耳,相学上说是富贵之相。但这还要其他条件配合。

“相具”是外表相貌具足圆满,真得定、得道的人,即使最丑的相也转庄严了。

我在前面提到过,自己在参学经验中,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些小说也写得对,说入定的人宝相庄严,脸相变了。如果打起坐来,满脸苦相,背还窝着,说入定了,那是绝无此事的。真得定了,色身气脉必然通的,所有神经细胞自然会松开(不是散掉),脸色自然是端正柔和的。所以相好庄严是从功德来的,什么功德呢?戒定慧的功德。修心能改相,这是必然的。

维摩居士说,“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得了定的人,身心都起变化,儒家说变化气质,自然与一般人不同了,并不用什么其他特别的打扮。我提醒过同道,不要认为学佛了,外形就可以邋遢,你仪容还是要端正。

你看,没有一个佛菩萨像是不装扮的,身上挂的戴的满满的。只除了一位,地藏王菩萨,他是出家相,可是他的头发刮得比鸭蛋还光,也是装饰。但是过分重视外形也是不对。所以真修行,不装饰或过分装饰都不对,因为不合中道。

身心能转变,一切功德庄严就具备了。这要随时修惭愧心,就是谦虚,就是随时反省自己的过错,这就是惭愧心。真正知道惭愧的人,是正修行人。惭愧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随时忏悔反省,改正自己,修到功德圆满时,身心自然会转变。虽然没有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是一定与众不同。所以说“惭愧之上佛”。

“深心为华?”,用深心作所戴的花饰。深心是般若,深心是佛境界,佛能穷一切智,通万法之源,所谓天上天下无所不知。等于是中原文化的儒者。“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真儒者一定学问渊博,无所不知,这就是深心,是最好的装饰。

“复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对一个修行的人而言,不论在家出家,什么是财富呢?七觉知(信、戒、惭、愧、闻、舍、慧)的正道修行即是财富。但是如果自以为悟了道,有了大财富,不肯与别人分享,你的道也完了。

为什么世人崇拜成道的人?因为成道的人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指导我们修行。如果他只想成就自己,那我们就用不着供养他了,这只是一个没有道的自私的人,连基本罗汉成就都谈不上。

所以,得了道的人,要“教授以滋息”,好像是存钱生利息,教授他人,看到别人能够有所成就,心中有无比的欣喜。

孔子的学生说他“好学不厌,诲人不倦”,就是如此。但是太难做到了。我们教书久了的人,想想实在很惭愧。“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三大乐之一,如果碰上了天下之笨才,就成了人生之一大苦也。

可是你能放弃愚痴的人吗?那就不是教育者的心情,不是菩萨道。虽然骂,虽然生气,还是要教,这叫作我的妈呀,有时觉得这么叫还不够深度,应该叫我的外婆呀。即使教出来的学生跟自己一样的程度,老实讲,并不快乐。禅宗说,“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乃堪传授。”可是虽然找不到这样的人才,还是要教下去,这才是诲人不倦的精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捡个公主当娘子 开局四大圣体退婚,没我!你们行吗? 兽世生子,我一只手玩转雄性! 召唤华夏英灵后,我在异世嘎嘎乱杀 抢我姻缘?转身嫁暴君夺后位 诡异凶猛?美艳小祖宗她杀疯了 假千金绑定了山大王系统 大家都是反派,你怎么一身正气 神君的心尖宠,笨蛋娇妻她软又萌 诏道于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