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由校 > 第六百一十四章 四方纷乱

第六百一十四章 四方纷乱(3/4)

目录

“疫病发现时,不仅兴县,便是大同也遭遇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

“眼下,山西全省已然封禁,京嘉铁路、京西铁路停摆。”

“初九,吴御医带疫病科御医千余人前往山西,已于昨日抵达,但具体情况依旧不明。”

“初步估计……遭遇疫病而死的百姓恐怕已经不下万人……”

承运殿里,当户部尚书李长庚在对朱由检汇报的时候,朱由检全程心里都是紧张的。

明末大瘟疫,这个直接或间接带走了明末千万百姓性命的罪魁祸首终于还是出现了。

“这次瘟疫的源头,有没有查清楚?”

朱由检询问李长庚,李长庚却连连摇头。

其实仔细一想也正常,作为大明善于治疫的吴有性都才刚刚抵达山西,瘟疫源头自然没有人敢去探查。

“着皇店发白布一万五千匹,酒精三百万斤,命人喷洒酒精于山西各城,不得有误。”

“下官领命……”听到朱由检的话,李长庚连忙应下,而不远处的曹化淳也起身作揖,与李长庚对视了一眼。

他的意思是让李长庚跟他去办文书,但李长庚却犹豫着回过头来对朱由检作揖道:

“殿下,虽说眼下疫病还没有在京城传开,但为了以防万一,还请殿下前往房山仲夏宫休息。”

李长庚担心朱由检的安全,但朱由检却很清楚,以鼠疫的情况,眼下最有可能让它传播开来的就是火车。

只要停了火车,在沿途设卡,许多携带病毒的百姓只能病死路上,不可能跑到京城来。

历史上北京城遭遇瘟疫是因为瘟疫自北京出现,而眼下北京经过朱由检的设计,工部的建造,其内部的卫生环境可谓世界之最,断然不可能发生鼠疫。

他没有必要离开京城,甚至还可以利用鼠疫的这件事情作协文章。

“如果瘟疫真的要来,我去哪都没用。”

朱由检先回应了李长庚,随后对坐在角落处理文册的王承恩说道:

“承恩,着《国报台》将顺天医学院的《防疫手册》刊登上去,告诉百姓面对疫病应该如何防疫。”

“另外,下一期记得刊登吴御医的《瘟疫论》,告诉百姓不要恐慌,同时提防有人炒作白布、粗布价格。”

朱由检交代着王承恩,王承恩通通提笔记下,随后命人去办。

等朱由检回过头来,却发现李长庚还没有离去,而是踌蹴着:“殿下,如今庙堂之上……”

李长庚想说齐王府和燕山派的事情,然而朱由检却抬手制止了他。

“你只需管好户部就行,庙堂的事情我会处理。”

“下去吧……”

朱由检开口送客,李长庚闻言也没有办法,只能无奈离去。

也在他走后,做完了一切的王承恩才起身走到了朱由检桌桉前,为他茶杯添茶的同时好奇道:

“殿下,这瘟疫来势汹汹,您说能防得住吗?”

“自然……”朱由检很有自信,他解释道:

“眼下山西人口稀疏,全省截止九月不过四百六十余万人,分布数万里大地上,只要防住大同和太原两府,瘟疫基本上跑不了太远。”

说着,朱由检也比较庆幸。

他早年就知道明末会爆发瘟疫,虽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最少他重用了吴有性,让吴有性和王肯堂他们研究起了瘟疫。

到天启十二年,显微镜新鲜出炉后,吴有性他们又在朱由检的指导下,研究起了细胞和细菌。

到了天启十六年,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大明显微镜制作克服了镜头模湖与色差等的缺点,分辨率提高到一微米,显微镜也开始逐渐普及地方惠民药局和官学。

改进后的显微镜,细胞及其内含物被观察得更为清晰,也更加利于实验。

眼下,医学院已经开始着手研究青霉素、青蒿素,以及各类药品,虽然还没有见到成果,但官学普及的情况下,相信大明在经过沉淀后,基础科学会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

不过提起官学,朱由检也忍不住询问起了王承恩:“今岁官学毕业的学子数量是多少,他们有多少人从官,都有工作吗?”

“回殿下,奴婢需要查一查,请殿下稍等……”

王承恩没想到自家殿下会询问这个,他只能告罪一声,随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在摆放文册的架子上来回翻找,最后找到了上个月礼部交上来的官学文书。

“天启二十一年,毕业的官学学子是三百七十二万六千余人。”

“其中参与恩科的有三百四十余万人,剩余继续就读府学。”

“此外,参与恩科而登科者不足三万人。”

“剩下的学子里,大多都被各大工业区招募做工去了。”

“还有的,则是被官学聘请为了教习,这是殿下您吩咐的,不过奴婢感觉他们的学识似乎不太行。”

王承恩说出了官学学子的情况,作为大明起步的基石,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却不用担心没有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捉奸后,我转嫁渣男他小叔 记忆觉醒后,白月光把剧情刀了 不通关游戏 重生1977:开局迎娶女知青 念能力是二次元武器系统 海吾秀明 想要成为救世主的我却当上了独裁者 寒门医女:别人练武我修仙 秦始皇的外家来自现代 熵变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