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1/5)
如此便可保证商户和匈奴人不面对面接触,同时,所有的出口货物均是经过官方检验,自然不用担心里头有所夹带。
这是目前定下来的试行版规矩,但是夏安然很清楚这个规定实行不了多久。
道理很简单,汉匈之间对彼此的了解不够,你让彼此盲买,谁知道拿来的是啥?
要是我们要的是山羊,你送来的是绵羊,那不是开玩笑吗?两个味道完全不一样啊。
夏安然此前递上去的法子是,彼此不以货物直接交易,所有的货物放到中介处,但是彼此都可以看样品,有意者投壶,由货主来判断货物买给谁,价高者得。
这种方法正是后世宋辽榷场的操作模式
此方法也可以避免买卖双方进行面对面交谈,以避免消息走漏,但是其也有一个制约性——秋天风大,你得造一个可以让双方可以存放货物存放样品的点,人还可以凑合,但肯定要造兽栏关着畜类吧?
而且汉人也罢,匈奴人凭什么相信汉人,敢把货物放在这里?这没有长期友好的边境贸易为基础,可堆不起信任度。
所以这次小国王的献策没有被采纳,但他的另一项制度倒是被采纳了,那就是派遣官方的牙人负责相看货物。
大汉的货物在抵达之后会由牙人根据货物品质进行评级,这些等级就放在样品列表上头,同样,匈奴人带来的货物也会让懂得分别畜类的牙人来评分,给汉人做参考。
这些人为官方雇佣,自然不用担心评分有所偏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